包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标签的文章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本文详细介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概念、认定、构成要件、立案标准、量刑标准、司法解释等内容。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概念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区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行为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未经有关部门依法许可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通过网络、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信息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
-
最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定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已于2021年12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2年2月23日 法释〔2022〕5号 最高人民法...
-
司法解释:最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定罪量刑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已于2021年12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2年2月23日 法释〔2022〕5号 最高人民法...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及量刑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非法及存款认定)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由于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处于野蛮生长的乱象之中,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一些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有些已经达到了犯罪的程度。2016年,在公安部的部署下,全国掀起了打击非法集资的热潮,其中被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被立案侦查的尤为普遍。 笔者认为,实践中大多数非法...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特定对象”认定规则
向亲戚朋友及亲戚朋友介绍的社会其他人员吸取资金属于向公众吸收资金 ——吴顺陆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案 案例要旨:集资对象是否特定的判断,既要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是否仅向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又要考察其客观上所实...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惩罚力度提高(量刑新标准)
集资诈骗罪刑罚结构一并修改。法律界人士认为,刑罚的威慑力并非全赖其严厉性,更重要的是案件得以及时查处 文 |记者 单玉晓 ...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四性”特征的司法适用
对于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的实质认定标准,虽然其弥补了形式认定标准的不足,但其认定标准的弹性和模糊空间很大,这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予以限缩适用。相关司法解释对非法集资的宣传形态作出修改,扩张了公开性的外延和适用范围,但在司法实践中不能仅从集资的宣传途径等形式层面来理解公开性。 ...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已于2021年12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2年2月23日 法释〔2022〕5号 最高人民法...
-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区别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认定 对行为非法性的判断。涉互联网金融活动在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的情形下,公开宣传并向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可以...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办案证据指引
【刑法条文】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
-
202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已于2021年12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2年2月23日 法释〔2022〕5号 最高人民法...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的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的认定 涉互联网金融活动在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的情形下,公开宣传并向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应重点审查互联网金融活动相关主体是否存在归集资金、沉淀资金,致使投资人资金存在被挪用、侵占等重大风险等情形。 对以下网络借贷领域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