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 事后合同诈骗中事先部分的认定

      事后合同诈骗中事先部分的认定裁判要旨 合同履行过程中,行为人在合法占有他人财物时并没有诈骗的意图,也没有采取欺骗手段,但后来其主观方面发生了变化,意图非法占有他人财物,采用欺骗手段不归还原来占有的财物并继续骗取他人财物,原先占有部分应当计入合同诈骗数额之内。基本案情2006年9月1日,被告人冯妮娜...

    2023-03-17 815
  • 在刑民交叉案件中,刑事责任能否因民事责任处理而免除?

      在刑民交叉案件中,刑事责任能否因民事责任处理而免除?裁判要旨 在刑民交叉案件中,发生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竞合时,国家公权力对二者的保护是平等的,刑事责任不因民事责任的处理而免除,公诉前已因民事违法而被处理认定的数额,仍可以在刑事部分予以追究。基本案情一、抽逃出资罪2005年9月,被告人宗惠娟拟注册成...

    2023-03-17 858
  • 被告人上诉请求给自己加刑的如何处理?

      被告人上诉请求给自己加刑的如何处理?裁判要旨 就被告人的上诉权而言,它不仅是辩护权的充分延续,也是进一步获得公平、公正审判的必备条件。上诉不加刑能够打消被告人的思想顾虑,鼓励其上诉,通过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来达到案件防错纠错的目的,进而实现公平正义。仅有被告人一方上诉请求加重自己刑罚,违反了上诉不加...

    2023-03-17 794
  • 运用性暗示进行经营宣传的如何定性?

      运用性暗示进行经营宣传的如何定性?裁判要旨 实际不提供性服务的按摩会所发布有性暗示的广告吸引被害人前来咨询或者消费,按摩技师通过话术技巧配合会所环境、装修风格、穿着打扮等进一步引诱被害人大额充值,环环相扣的行为符合诈骗罪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构成要件。从犯意产生、犯罪故意的内容、具体实施的行为、行...

    2023-03-17 622
  • 如何区分利用信息网络盗窃犯罪和诈骗犯罪?

      如何区分利用信息网络盗窃犯罪和诈骗犯罪?裁判要点 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诱骗他人点击虚假链接而实际通过预先植入的计算机程序窃取财物构成犯罪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虚构可供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欺骗他人点击付款链接而骗取财物构成犯罪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基本案情一、盗窃事实2010年6月1日,被告人郑某骗...

    2023-03-17 910
  • ​福利院工作人员非法摘除智障女孩身体器官的如何处罚?

      福利院工作人员非法摘除智障女孩身体器官的如何处罚?裁判要旨 身体是指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人的躯体和器官。因此,公民身体权,包括智障群体在内,除身体健康权,还包括享有保持身体完整的权利,非依法律规定或正当治疗等目的的需要,行为人不得对他人(包括智障人在内)的身体、器官进行伤害、切除,若使他人身体...

    2023-03-17 710
  • 被告人在案发后电话报警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

      被告人在案发后电话报警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裁判要旨 在电话中明确表示投案意图,并在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成立自首;在电话报警时虽然没有明确的投案意图,但在公安人员根据其报警提供的线索到达犯罪现场或抢救现场后,未通过调查将其列为犯罪嫌疑人或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其主动向公安人员供述犯罪事实的,或者...

    2023-03-17 898
  • 如何区分互殴行为与正当防卫?

      如何区分互殴行为与正当防卫?裁判要点 从认识因素来说,互殴行为一般多具有预谋性,行为人对互殴的时间、地点、相对人比较明确。正当防卫行为一般多具有突发性,侵害事件突然发生,行为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被迫采取措施进行抵御或者反击。从意志因素看,互殴行为具有主动性和不法侵害性,互殴行为人主观上都有侵...

    2023-03-16 999
  • 被告人对事实性质的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

      被告人对事实性质的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裁判要点 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能认定为翻供,如实供述与被告人行使辩解权并没有根本的冲突。无论被告人将其犯罪行为辩解为无罪或将此罪辩为彼罪,都属于对行为性质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不能因此而轻易地认定其翻供。悔罪表现与被告人行使辩解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被告...

    2023-03-16 736
  •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被害人过错?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被害人过错?认定被害人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过错,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过错行为的实施者是被害人。第二,被害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或者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伦理规范,应当受到社会的否定性评价。第三,被害人主观上具有过错。第四,过错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发生之间具有关联性。基本案情被告人余正希...

    2023-03-16 929
  • 如何区分被害人承诺与自陷风险?

      如何区分被害人承诺与自陷风险?裁判要旨 行为人在客观上制造了危险源,被害人进而自陷风险的情形,并不属于被害人承诺,仅仅是被害人自陷风险。被害人自陷风险,不能简单地认定其应责任自负,因此也就不能免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被害人因自陷风险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存在一定关系,可对被告人予以减轻处罚。基本案情公诉...

    2023-03-16 950
  • 被害人不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导致伤害后果扩大,能否减轻被告人责任?

      被害人不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导致伤害后果扩大,能否减轻被告人责任?裁判要旨 伤害案件中,医疗及康复治疗是减轻损伤结果的原因,不是多因一果中的致害原因,被害人未遵医嘱进行康复治疗和锻炼,对于最终的损伤结果不构成过错,致害人不能因此减免责任。基本案情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邵某与被害人...

    2023-03-16 686
  • 法院依职权启动认罪认罚程序问题辨析

      法院依职权启动认罪认罚程序问题辨析对于被告人在检察院提起公诉前未认罪认罚却在审判阶段表示认罪认罚的,有观点认为认罪认罚程序只能由检察院启动,法院不具有认罪认罚程序的启动权,仅能建议公诉人与被告人进行协商,扮演控辩双方认罪认罚协商结果的审查者角色。如控方未启动认罪认罚程序或控辩双方无法达成认罪认罚具结...

    2023-03-16 606
  • 多因一果故意伤害致死的如何量刑?

      多因一果故意伤害致死的如何量刑?裁判要旨 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多因一果致使被害人死亡,除非被告人伤害行为之外的其他因素占有绝对的原因力,否则,均不得在法定刑以下量刑,只能在法定刑幅度以内根据原因力大小予以处罚。基本案情公诉机关: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孙某、吕某。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孙...

    2023-03-16 549
  • 被告人对主观心态的辩解是否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

      被告人对主观心态的辩解是否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裁判要旨 被告人成立如实供述需要对主要客观犯罪事实予以供述,包括司法机关据以推定被告人主观心态的客观基础事实。被告人对主观心态提出辩解,司法机关根据其供述的客观事实足以推定其主观要件成立的,不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被告人隐瞒重要客观事实,或提出虚假客观事...

    2023-03-16 77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bjlaw995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